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31|回复: 10

柏树崖村>航拍迎客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27 12:3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柏树崖位于中岳嵩山地区徐庄境内,大熊山森林公园,皮定均战争时期后方医院!
夏曰皮司令之子到该村与老百姓访问!现村内年轻人已搬至外地,只留27位留守老人,
今日我们嵩山摄影学会一行四人,茅舍,迎客松,辉煌人生(东方不败)到该村进行了纪实拍摄,在王大爷家烤火,邻居送的吃烧红薯,柿子,烙饼夹菜,中午吃了饺子。本是计划拍些照片,离开。谁知王奶奶及邻家三位合力包了一锅饺子,盛情难却,只好吃了饱才走!王爷爷讲村里近年来常有外地人来拍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7 12:4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大家到嵩山摄影学会免费约拍,

可以学习,可以进入景中,每天都有活动,

地址一中对面国际商贸城园艺木屋,

QQ群152434186嵩山摄影俱乐部,

微信群(嵩山摄影诗书画工艺展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7 21: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城工人□ 发表于 2016-12-27 12:43
欢迎大家到嵩山摄影学会免费约拍,

可以学习,可以进入景中,每天都有活动,

茅舍摄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8 11:2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8 17: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封市徐庄镇柏石崖村,是高山密林中一个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柏石崖地处半山腰岩壁之上,四周群山环抱,一道天然溪水辗转流下,穿村而过,寥寥落落的人家,散落在溪水两岸。一条迂回的石径和几座小小的石拱桥,串联起几十栋石屋。

  古藤老树,竹林石屋,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村民过着“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的桃花源般散淡生活。这个小村曾以抗战时期豫西“八路军后方医院”而闻名,如今期待着以旅游开发来焕发新的生机。 郑州晚报记者 路文兵 文/图 登封报道

  竹林掩石屋

  3月12日下午,登封郊外暖风熏人,春色七分。路两边油菜花遍地流金,小伙子开着摩托车呼啸而过,后座的姑娘手里擎着几枝初开的桃花,笑靥相应。

  开往柏石崖村的小路曲折蜿蜒,仅容一辆汽车通过。颠簸着穿过断崖和山口,一个小村出现在群山环抱中,静谧安详。山坡上花开满树,如一团团彩云在此休憩。随处可见迎风摇曳的竹林,更为这个静谧的小村平添几分雅致。

  “来这儿的人,都说俺们这是桃花源。”72岁的甄欣老人见到记者,热情地招呼起来,“进屋喝口水!”

  枯藤,老树,修竹。小桥,流水,石屋。这是一个小村子,小到只有60多户人家。村内建筑以四合院为主,除去搬走和到外面打工的,村里只有30多口人常住。

  他们担柴,挑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的悠然岁月,就连悠闲散步的大公鸡,也任性地在傍晚打起了鸣儿。

  老人告诉郑州晚报记者,柏石崖,当地人又叫它“柏树崖”、“白石岩”,究竟叫什么也没有个固定的说法。老人说,村名需要拆开了讲:一是因为这里以前古柏成林,二是村内建筑大都以石头为主。

  柏石崖古村落始建于清中期,至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也因地处偏僻,它保留相当完好,村落里的奇木异石众多,形状各异,其中树龄在200年以上的树木也有数棵。

  在穿村而过的河沟里,一棵古树横卧。“那时候古柏可多,这四周山上全是高大的古树。现在少了,河沟里那棵200多年的,算是岁数大的了。”糙厚的树皮和快被掏空的树干,记录着这个村落的世外时光。

  村民王中央说,柏石崖村环境闭塞,交通不便,历史上百姓生活一直比较苦,只能就地取材,把石头作为建筑材料来建房子或其他用途。柏树崖村至今保留的石砌房、小四合院、石砌窑洞、石墙瓦房依然完好。

  石桥架小溪

  柏石崖四周群山环抱,东至鬼推磨,西至西坡岭,南至老岭口,北依大熊山。一道天然溪水辗转流下,穿村而过,寥寥落落的几户人家,星散在溪水两岸。

  村子被一道山沟一分为二,石拱小桥又将山沟两边的居民连在一起。河沟并不宽,小石拱桥便显得小巧而精致。夕阳下,春风里,几位老人坐在桥头聊着天。

  甄欣老人告诉记者,村民王金旺家房头的那座石拱小桥,是村子里最古老的石拱桥,始建于清朝,至今有300多年的历史。“这座桥是从老辈就有的,剩下的几座是几十年前修的。”

  村子地处半山腰岩壁之上,一条迂回的石径和几座小小的石拱桥,便串联起几十栋石屋。漫步小路上,春风拂面,炊烟袅袅。看着古老的石屋、磨出凹槽的石磨盘、打上岁月印痕的喂马槽,觉得仿佛时光在这里打了个盹儿,一切又是那么安然。

  在村里走着,石屋交错,曲径通幽。房屋、桥拱、河渠、凳子、马槽等物件均是石头制成的。200多年来,众多的石砌房、石墙瓦房依然完好如初。

  曾为后方医院

  站在村头半山腰上往外看,柏石崖山高林密,一条绿树掩映的小道蜿蜒通往山外,如果不走进村子,仅站在村外的山坡上,很难发现这里还藏着个古老的山村。

  也正仗着这样隐秘的地形,这个仅有200多人口的小村落,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里因闭塞反而成了兵家最佳选择地,抗战时期的八路军豫西抗日后方医院便选在了柏石崖。

  据历史记载,1944年9月29日,受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派,皮定均司令员率豫西抗日先遣支队来到登封,在白栗坪和马峪川(今徐庄镇)一带建立了嵩山、箕山豫西抗日革命根据地。1945年6月,野战支队接到了拔除大冶据点的任务。“午夜战斗打响,由于该镇寨墙坚固,寨内敌人数量多、装备好,战斗异常残酷,一直持续到7月上旬才结束。我军有300多人死伤,鲜血将大冶寨壕的水都染红了。”村里老人回忆说。

  为了救治伤病员,河南军区决定建立抗日后方医院。考察人员沿着羊肠小道一路上行几十里,来到柏树崖村。由于柏石崖村背靠大山,易守难攻,皮定均司令员就把豫西抗日后方医院设立在这里,当地老百姓习惯称为“八路军后方医院”。

  后方医院在柏石崖村存在了2个月时间,先后有200多名伤病员在这里接受了治疗,并有12名战士伤重不治把生命留在了这块土地上。如今,村头废弃的石屋墙上,还依稀可见“后方医院手术室”、“后方医院伙房”的字样。

  旧石村盼开发

  村里很多石屋,如今已经没人居住。又是一年春来,古藤新芽,老树绿叶,从那些古老的石屋院子里探出身来。它们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地陪伴着这些人去空空的石屋。

  “村里原来有近400口人,大部分都搬出去了,只剩下几十位老人。自来水坏了也没人能修,所以我们只好自己挑水喝。”村里担水的老人说。村子里只剩下30多位老人,年轻人要么到山外定居,要么到外地打工,因此村里的石屋大多已被废弃。

  徐庄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近几年流行乡村游,不少人到柏石崖游玩,感受古老人文和自然的韵味。政府会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旅游开发。

  “我们也听说了,说是今年要开发我们村,依托大熊山风景区搞旅游。乡长也来村里看过了,说石屋子不让再扒了。”柏石崖村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90多岁的柏石崖村民王长发老人得知自己住了一辈子的村落将得到国家的保护开发,显得很开心,“希望村里搞搞旅游,不用出远门打工也能挣钱,这样村里多点年轻人,就热热闹闹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8 17: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城工人□ 发表于 2016-12-28 17:02
登封市徐庄镇柏石崖村,是高山密林中一个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柏石崖地处半山腰岩壁之上,四周群山 ...

郑州登封市柏石崖村:曾是八路军后方医院
发稿时间:2013-09-06 16:35:00 来源: 郑州日报 中国青年网
  柏石崖,当地人亦称柏树崖。

  据老人说,村名需要拆开了讲:一是因为这里古柏成林,二是村内建筑大都以石头为主。

  9月3日,从郑州登封市徐庄镇区驱车南行4公里,曲折辗转,便来到一处郁郁葱葱的所在,登封市老区建设促进会的王云琦手指前方树木掩映中的房屋说:“这就是柏石崖。”

  村子被一道山沟一分为二,石拱小桥又将山沟两边的居民连在一起。村内建筑以四合院为主,四周群山环抱,形成天然一湾溪水辗转北流,东至鬼推磨,西至西坡岭,南至老岭口,北依大熊山。翠竹苍柏、掩映交辉。初到此处,甭管有什么烦心事,立刻心旷神怡起来。

  随着村中老人深情的追忆,这个仅有200多人口的小村落把我们拉回到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

  柏石崖村,曾是八路军豫西根据地后方医院的所在地。

  1944年9月29日,受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派,皮定均司令员率豫西抗日先遣支队来到登封,在白栗坪和马峪川(今徐庄镇)一带建立了嵩山、箕山豫西抗日革命根据地。1945年2月26日,河南军区司令员王树声、政委戴季英率领两个支队来到登封,和豫西抗日先遣支队会师。

  85岁的王长法老人至今记忆犹新:“1945年6月,野战支队接到了拔除大冶据点的任务。午夜战斗打响,由于该镇寨墙坚固,寨内敌人数量多、装备好,战斗异常残酷,一直持续到7月上旬才结束。我军有300多人死伤,鲜血将大冶寨壕的水都染红了。”

  王云琦介绍,为了救治伤病员,河南军区决定建立抗日后方医院。考察人员沿着羊肠小道一路上行几十里,来到了柳树泉的柏树崖村,认定这里是设立医院的好地方。

  村里的甲长王栓枝接待了考察人员,老百姓一听说皮司令队伍的伤员要来住都很高兴,备家具、割山草(打地铺用),不长时间就腾出了几十间房子。

  沿着村路边走边看,记者发现:房屋、桥拱、河渠、凳子、马槽等等物件均是石头制成的。村民王中央解释,柏石崖村环境闭塞,交通不便,历史上百姓生活一直比较苦,只能就地取材,把石头作为建筑材料来建房子或其他用途。柏树崖村至今保留的石砌房、小四合院、石砌窑洞、石墙瓦房依然完好,只是无人居住,显得破落。

  据记载,八路军豫西抗日后方医院在柏石崖村建成后,伤病员很快入住,其中大部分是攻打大冶时受伤的。有一个连长胸前被子弹打个大窟窿,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他紧咬牙关忍住疼痛,医生简单消毒后就将子弹从伤口里取出来。一些危重伤员,医护人员都是一口一口地给他们喂药喂饭,先后有200多位伤病员在这里接受了治疗。

  在这里治疗的子弟兵中,有12人伤重不治把生命留在了这块土地上。因为条件差,烈士的遗骸由王长法和村民王桂荣用苇席卷了草草掩埋。新中国成立后,群众让出两块公共土地建起徐庄烈士陵园,十二烈士的遗骨被隆重地安葬在这里。

  “八路军对俺们可热情了,为群众办好事,给群众讲革命道理,动员群众团结起来抗击日军。俺们也主动为伤病员做饭、洗衣、护理,为伤病员挑水、送柴、缝补衣服。大冶战争结束医院要转移了,全村的人都哭着舍不得……”走过了近70年的沧桑岁月,当年还是孩童的王松长说到此处眼睛里依然闪着泪光。

  豫西抗日后方医院在柏石崖村存在了两个月时间。

  2002年8月,登封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和徐庄乡政府在此建立纪念碑。碑前,遥想当年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的英雄事迹,我们恭恭敬敬鞠躬致礼。(记者 李晓光 实习生 周琼亚)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孙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8 17: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城工人□ 发表于 2016-12-28 17:11
郑州登封市柏石崖村:曾是八路军后方医院
发稿时间:2013-09-06 16:35:00 来源: 郑州日报 中国青年网
...

柏石崖古建筑

  古老的石屋,寂静的乡野,捏一把黑泥土,剥一层墙灰垢,坐一块青石板听风,踏一路尘土寻踪,这便是革命老区徐庄镇柏石崖村。过去由于交通闭塞,使得它成为远隔尘世的“世外桃源”。 登封播报 孙淑霞 文/图

  石屋交错 鸡犬相闻

  2008年秋第一次来村子里,放眼望去,枫叶满山红遍,而最耀眼的,却是大片鲜黄的野菊花。田间、地头、院落、道旁,一道道黄色在招展。一路走来,房屋、桥拱、河渠、凳子、马槽等物件均是石头制成的。200多年来,众多的石砌房、石墙瓦房依然完好。

  现在,很多房屋没人居住,在冷清中,那些野菊花顽强地从院落旁斜倚出来。几只鸡子在土路上悠闲散步,青山、石径、苍松翠柏,衬托着村屋,如陶渊明所写《桃花源记》里描述的那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曾经的

  “八路军后方医院”

  抗战时期,由于柏石崖村背靠大山,易守难攻,皮定均司令员就把豫西抗日后方医院设立在这里,当地老百姓习惯称为“八路军后方医院”。后方医院在柏石崖村存在了2个月时间,先后有200多名伤病员在这里接受了治疗,并有12名战士伤重不治把生命留在了这块土地上。

  这个仅有200多人口的小村落,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里因闭塞反而成了兵家最佳选择地。

  古风浓郁留客来



  柏石崖古村落始建于清中期,至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也因地处偏僻,它保留相当完好,村落里的奇木异石众多,形状各异,其中树龄在200年以上的树木也有数棵。

  如今,徐庄镇柏石崖村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今年91岁的柏石崖村民王长发老人得知自己住了一辈子的村落将得到国家的保护开发,显得很开心,“很多人都搬到镇里居住了,很多外地人倒是很稀罕这里”。

  徐庄镇相关负责人说,不少人来此追求古老韵味,是追寻、探求古老背后值得思考的一些东西,例如历史、文化、艺术和没有被破坏的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9 19:3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城工人□ 发表于 2016-12-28 17:11
郑州登封市柏石崖村:曾是八路军后方医院
发稿时间:2013-09-06 16:35:00 来源: 郑州日报 中国青年网
...

元旦假期有没有约拍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0 10:4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城工人□ 发表于 2016-12-28 17:02
登封市徐庄镇柏石崖村,是高山密林中一个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柏石崖地处半山腰岩壁之上,四周群山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5 19:52: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